應對鐵路專線沖擊,公路零擔怎樣尋找機遇?
或許不少物流人,對貨物走鐵路,到底是咋運的,還不太了解。相比公路運輸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?
相關人士介紹:“鐵路都是有計劃地發送,客戶一般會提前一天下單,次日會安排拖車提貨。”
簡單來說,客戶下單→次日拖車提貨→鐵路出發站→安檢→稱重→鐵路干線運輸→鐵路到達站→最后一公里配送(公路完成)。
相比于公路運輸由卡車一運到底,環節多就容易出現一些交接上的問題。故此長期以來,鐵路貨運都被詬病為貨損高、時效差、服務還不行。但在2013年,政府部門啟動貨運改革,改進貨運受理方式,取消大部分中間環節,力求將“中鐵總”打造成國內領先、國際一流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品牌。
一些鐵路專線從業公司,為了降低貨損、提高服務質量,把干線運輸成本降到最低,他們所做的值得公路專線借鑒。
【關于時效】
1)兩端甩掛
對于長期合作的客戶,提貨、最后一公里配送環節,是采用“甩掛”的方式多次接駁。除了自己的發貨站外,他們通常會將一個箱、兩個板放在客戶那里。在客戶下單后,只要帶著空箱去提貨,接上客戶那邊的貨物,并把空箱留在客戶那里。如此反復,既降低了成本,也提高了效率。
2)春節不停運
一方面,春節的時候大家都放假,本身也沒什么貨;另一方面,如果有貨的話,也是可以合理安排的,畢竟滿足客戶需求是第一位。早前沒有高鐵的時候,都是鐵路既有線在跑,所以客流量大的時候,就得停掉貨運線,現在基本不存在這情況了。
【關于“貨損高”】
1)自裝卸
早前,走鐵運的貨物,統一是由鐵路貨場那邊裝卸,加上本身體量又比較大,統計出來的貨損就相對較高。現在,我們都是自行裝卸,來降低貨損。
2)標準化托盤
從提貨、裝卸、倉儲、配送等環節,采用標準化托盤運作,為降低貨損添磚加瓦。
3)集裝箱門到門
從提貨環節開始,到裝完貨的安檢、稱重,繼而在鐵路貨場用“行吊”裝吊到鐵路平板車上,直至貨物到達目的地以后,再進行配送。從頭到尾,集裝箱箱號、鐵路的車板號一直沒變過,客戶就是用這個方式來驗收。
【貨物跟蹤】
利用鐵路終端95306,在手機、電腦上都可以查詢貨物狀態。
公路專線企業如何應對鐵路專線的沖擊?
1)合理利用鐵路資源,大幅降低公路成本
相比于公路專線,鐵路更加安全、更加便宜、更加穩定……就以上海-廣州專線為例,公路專線的運價一般在450元/噸,鐵路大概在300元/噸左右。對于大批量貨來說,即便是撇開兩端接駁的費用,依然有很大的成本空間可以做。而且鐵路專線的運價也更為穩定,比如在雙11、618、金九銀十的時候,公路運輸運力吃緊,容易產生運價大幅波動。鐵路是沒有這個問題的,基本一年到頭都是一個價格。
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,鐵路是不可能取代公路的,公路和鐵路并非是競爭關系,更多的其實是資源互補。鐵路有鐵路的優勢、劣勢,公路也有公路的靈活性,鐵路跟公路未來更多的是合作關系。
2)公路企業降成本增效途徑之一
某知名公路運輸企業,從事日用品運輸,按照客戶所反應的情況,其業務是不盈利的,甚至在公路運價較高的時期還是虧錢的。基本上,該企業發一臺17.5米車,要虧掉1000塊錢。后來通過與第三方合作,希望借助鐵路來降低干線運輸成本。
在合作以后,按照一個整箱20多噸的量發鐵路。以17米5車來折算,一臺車能節約4000元左右,而第三方這邊也能凈賺一部分,可以說是雙贏!第三方鐵路專線,更多的是給公路做“增量”,而不是說合作以后,公路就要停掉了。
3)合理利用鐵路資源,共享集裝箱會怎樣?
這幾年,物流圈子越來越提倡集約、共享、共贏的理念。對于公路而言,“共享掛車”不僅能改善空載率高的問題,還能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車型。對于鐵路來講,“共享集裝箱”可以讓更多人享受鐵路資源、去使用集裝箱。而這些集裝箱本身是鐵路的,也不存在收費。
一方面集裝箱就是“移動的倉庫”,對于兩端的用戶都有一個免費的使用周期,充分利用集裝箱把貨物集約起來,作為一種有效利用空間的辦法。另一方面,就不用考慮返程空箱的問題了,例如上海到廣州的班列,抵達廣州卸完貨后,空的箱子就留給廣州。繼而,不管廣州的企業是需要發到上海還是武漢,都可以用這些空箱子。
原先不少企業使用自備箱,自備箱無法享受鐵路的優惠政策,用鐵路的集裝箱就可以,何況還是免費的。我們大可以合理利用鐵路資源,實現共贏!與其一味地擔心鐵路不斷崛起,是否沖擊公路干線運輸,倒不如嘗試合理利用鐵路資源、政策,達到降低企業成本效果,從而實現多方共贏!
http://m.huashihotelguangzhou.cn